品型練字:如何讓練字成為一種習慣?
漢字,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,又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。古人說:“寫字者,寫志也。”一筆好字,是人的第二張臉,是人的文化名片,往往是“觀其字,知其人”。寫字既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,也是人的一種修煉——學會靜心和磨煉意志。孩子們從小練得一手好字,將受益終身。堅持午寫,就是讓練字成為一種習慣。

1、定時定量
定時即每天規定的午書時間,每天中午課前15分鐘,即13:45—14:00,作為專門的練字時間。定量即每天必須寫夠一定數量(我們班每天練字在田字格本上寫3—5行),不能太多或太少。太多,書寫質量難以提高/增加;太少,達不到掌握方法、鞏固提高的目的。
2、明確內容
根據學生書寫實際情況,制定本班書寫內容。各年級側重點要有不同:一、二年級側重筆畫、偏旁部首練習;三四年級側重結構練習;五六年級側重行款布局及綜合運用練習。教師指導要有教材,比如我校書法老師錄制的書法教學視頻,或是適合學生的書法字帖。要循序漸進,切不可盲目隨意。語文老師要主動與副班主任溝通,提高/增加同一個班級學生練字內容的一致和延續性。
3、文化認同
“午寫”活動開展前,首先讓學生明確寫好字的重要性,堂堂正正做人,工工整整寫字,領悟“學寫字就是學做人”的道理,樹立“提筆便是練字,練字即是修心”的自覺意識。
4、培養興趣
在班級環境的布置上,盡可能地營造出濃郁的書法藝術氣息。教室墻壁上設有“學生書法精 品”“名家作品欣賞”等專欄。“學生書法精 品”上面展出的都是學生的書法作品,并定期進行更換;“名家作品欣賞”提供的是王羲之等書法大家的經典之作,供學生賞析。教室里還有本班學生寫字作業的展區。學生長期處于濃郁的書法藝術氛圍之中,耳濡目染,便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濃厚的寫字興趣。
5、重在指導
教師首先自己要認真練字,給學生指導才能胸有成竹。每天的“午書”時間,教室里都有老師巡回指導。從基本的坐姿和執筆姿勢,到基本筆畫的起筆、運筆、收筆,再到偏旁部首的寫法和對一個字整體結構把握的練習,指導老師都嚴格要求,一絲不茍。并對難字的筆畫、間架結構、如何占格等進行詳細講解和范寫,提高學生漢字書寫的規范性和審美力。循序漸進,扎實練寫,力求實效。

6、教給方法
“教是為了不教”,要學生學會獨立練字,我教給學生——“四步法”:一讀帖,二臨寫,三比較,四改寫。即在動筆臨寫之前,一定要先對所臨的字進行詳細的觀察、記憶。寫后不是馬上再寫第二遍,而是應將第 一個字與字帖中的范字進行細致的比較,找出不足之處后,在第二遍中改正。如果自己腦中沒有范字的形象,寧肯不動筆臨寫,要逐漸養成先讀帖再摹臨的好習慣。
讀帖,是習字之基。讀帖是指臨摹者在書寫前對字帖靜觀默察,細細體味,對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,做到成“字”在胸,意在筆先。讀帖是對字形的熟悉過程,對運筆的理解過程。讀帖可以提高觀察、分析、比較能力,也能提高藝術修養。只有掌握了讀帖的方法,才能在以后練字時,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,做到自己觀察、分析,從而練好字。讀帖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?
(1)讀準字的筆畫
一個字由哪幾筆組成,首先應明確,并一筆一筆地讀或默讀出來。比如,“川”這個字,讀成“豎撇”“垂露豎”“懸針豎”更好些。讀好筆畫的路線、方向、粗細,用筆、起筆、行筆、收筆,速度等則是更高的要求。我們看“言”這個字,重要的一筆是第二筆的橫,也就是體現這個字字寬的筆畫,應寫得長一些。但我們在書寫時有可能由于讀帖不細致,寫出來的橫的長度不夠,使整個字顯得不夠舒展、大氣。因此,讀字務求精細周到,要仔細揣摩字的用筆方法,對點、橫、豎、鉤、撇、捺等逐一進行分析,這樣才算是讀準字的筆畫。
(2)讀好字的結構
漢字有獨體字和合體字的分類。對于獨體字,只需要按筆順說出筆畫名稱,但對于合體字而言,就應該說出其結構形式和各種結構搭配中的比例了。正確掌握范字的結構,如同造房前先設計房屋整體結果,這將決定其中各部件的安置。舉例:崇。這是個上下結構的字。應該觀察各部件之間的大小比例,找出關鍵筆畫。上面的“山”中間一豎應該寫短些,為書寫下面的部分留出地方。中間的橫鉤是整個字較寬的地方,要寫長。下面的橫畫要注意緊湊,這樣才能體現中宮收緊,下面的“小”才能寫得挺拔,整個字才美觀。
(3)讀準字的占格位置
漢字是方塊字,我們的練字本大多是田字格本。首先要認識田字格,便于觀察字的占格位置。田字格中重要的兩條線是橫中線和豎中線。其次,豐富的練習,會用田字格。然后便是讀準字的占格位置,哪一筆壓在哪條線上,都需要仔細觀察。比如,“池、地、馳”這三個字,都是左右結構,而且都屬于左窄右寬型,除了部首不一樣,另一部分完全一樣,按理說占格位置應該差不多,可實際上并非如此。注意觀察右部“也”的豎畫和豎中線的位置關系。寫“池”的時候,部首“三點水”盡量寫得偏左,右邊“也”的第二筆“豎”壓在豎中線上;寫“地”時,部首“提土旁”往右邊去一些,但仍不超過豎中線,“也”的第二筆“豎”也不能壓在豎中線上;而寫“馳”時,部首“馬字旁”和右邊的“也”大小差不多,“也”的第三筆“豎彎鉤”緊壓著豎中線。三個字看起來很像,但占格位置一點也不一樣,所以,一定要留心觀察,讀準字的占格位置。
7、及時評改
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練字本,每天中午練字,寫上日期。每天指導教師抽查幾名學生的練字情況,并評價指導,旨在關注練字過程。每周五,教師批閱本周午寫的字,評選“小小書法家”“進步之星”等稱號,下周一公布并頒獎。每個月進行“午練成果展評”、班級規范漢字書寫大賽等活動,以此檢驗同學們的學習成果,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,從而進一步激發、強化他們的寫字興趣。
在“午寫”活動中,我們持之以恒地播種行動,讓行動成為習慣,進而塑造學生的性格。大部分學生不但書寫有了可喜的進步,還漸漸去掉浮躁之氣,變得沉穩安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