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腦開發老師告訴大家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
很多家長都希望能夠讓孩子從小培養起閱讀的好習慣,但是找不到正確方法,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。那么,作為父母,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呢?全腦開發老師給大家總結以下幾點方法,希望能幫到大家。
1、父母的角色
孩子們從能夠聽得懂故事開始到學習能看書之間,大概有著幾年左右的時間差,這一階段,除了扮演一個言傳身教的榜樣之外,父母的角色對于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。
爸爸媽媽們有著給孩子們講睡前故事的習慣,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幫助。孩子們進入了好奇寶寶的階段,都希望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知識和信息,講故事能夠給他們提前描繪出一個印象世界,讓他們對書本和信息知識產生興趣,有助于他們深入其中。

同時,講故事,對于父母也是一個可以故事甄別孩子興趣取向的方法,父母們可以講故事,傳遞一些價值觀點,了解到孩子的興趣方向,加深了對孩子的了解和認識。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大的自由去讓他們接觸感興趣的東西,讓他們自己成長,畢竟,不要小看孩子,當看的書多了,鑒別力提高了,自然知道書本好壞。強行引導反而可能引發逆反心理。所以,不建議去親自參與到閱讀之中,但我認為父母應該成為旁觀者和導師,為孩子解惑和答疑,這之間的差別是父母與孩子之間角色和關系的把握,掌握這個分寸,有著一些難度。
2、溝通與交流
孩子習慣的養成不是短期促成的,需要長年累月的堅持。而這種堅持的力量大多來自于家庭的鼓勵和認可。所以要與孩子多交流,分享閱讀的體會和樂趣,在這個過程中給予贊美和鼓勵,這樣,孩子不論是知識,興趣,被認可,被贊賞的虛榮心都會成為他堅持下去的動力。另外,在此過程中,還可以充分鍛煉他們的轉述和表達能力,這些都是閱讀和交流所帶來的益處。
3、榜樣的力量
孩子在開始認知世界的過程中,作為他們眼中為數不多但地位崇高的參照物,父母應該起到榜樣的作用,多拿出一點時間,至少讓孩子有樣學樣地參與之中。全腦開發加盟老師認為這樣,指不定你的孩子會愛上看書的。
4、環境和氛圍
智能手機和多媒體傳播的普及,不論是哪一樣都比書本對于孩子有著更大的吸引力。但是我們都知道,這種信息輸出和知識汲取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,成年人尚且不能在一個充滿誘惑的時代保持不斷學習的態度,更別說剛剛接觸的孩子。在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之前,要盡量少的接觸誘惑性更強的多媒體和電子設備。
而現今的父母,能夠為了孩子放下手機,關掉電視電腦的,畢竟不多。所以說,如果想讓孩子養成一個合格的閱讀學習的習慣,就得創造一個較為封閉或者傳統的環境,同樣為了孩子的視力著想,不推薦電子設備替代紙質書本,所以這種環境一定要以培養孩子對汲取信息知識的興趣為目的。
看了以上這些之后,全腦開發老師希望大家知道用碎片化的時間去閱讀,其實更有利于去加深印象,也更符合現在的閱讀趨向。所以,在有甄別能力之后,擠出的時間其實更有利于孩子去閱讀和接受信息,家長們大可不必對孩子們抱著手機,平板再過于惶恐。